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高喊「以筆為旗」;
又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寫出《清水裡的刀子》;
如今,我也想跟著站出來
我沒能寫出什麼

但我跟他們流著一樣的血、一樣的淚。

2/01/2012

亞細亞的孤兒 (2)



從泰緬僑生悲劇檢討「法治主義」下的國家與國民

一個泰緬僑生在台大跳樓了,一個協會寫文章為這一類父祖曾是中華民國國軍、現在無國籍的華人請命;此前不久,我還讀過一篇留學生寫的文章,要求徹底「為僑生正名」,把我們習慣所稱外籍華裔留學生正名為「外籍生」或「留學生」,「僑生」一名留給本國國籍、居於外國的學生。再往前一兩年,我聽說蒙藏委員會與相關法規改了,藏人不再能享有舊法所給的方便,來台讀書居留。 相關的資料我不清楚,但這一個個事件,反映的是同一個核心問題:國民的認定。何者是我們的國?如何才是我國的民?
                                                                               
在民進黨執政下的八年,民進黨政府的方針很清楚,只是執行上因阻力大小,有程度的不同。國家定位的方針,就是台灣獨立,疆域劃為目前控制的範圍,並爭取國際承認,如此成為當代國際法體系中的「正常國家」;國民的認定,則向「屬地主義」靠攏,在文化上以「台灣主體性」論述另立道統,法律方面則努力通過種種形式、手段,把非台灣人的、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身份的、中華民國曾經模糊容納的、廣義的「中國」與「中國人」全劃到外面去。
                                                                                
我很想迴避「去中國化」這頂帽子,但想來想去,這四個字的概括,畢竟準確。美國、中共阻力大,台灣在他們面前無法「正常」;泰緬孤軍子弟、東南亞外籍華人、流亡藏人,自己沒能量,也沒人罩,台灣就可以好好對他們「正常」一把了。以法理論,這些人可管可不管;以經濟論,他們短期內給不了我們什麼好處;以官僚主義論,多一事自不如少一事;以政治利益論,這群人所認同(或比較願意選擇)的是「中華民國」而非台灣,想必不會支持本土政權,民進黨當然從上到下都不會有接納一群鐵桿藍軍為國民(而且還是中華民國國民)的動機。所以「僑生」正名,台灣歡迎;要再多給哪些方便或好處?就不必了。在「去中國化」的目標下,那些外籍、無籍華人的歷史、現狀、理念與情感,凡無益台獨者,便不重要了。即使在道德、情理上說不過去,本土政權也可以運用法律來或軟或硬地拒絕之,台灣人更可以依憑法理去把他們劃到外面;當然,那些法律、法理都會是合用的。

民國三十八年以後的國民黨時期,中華民國國民的認定,我記得公民課本上寫的是「以屬人主義為主,屬地主義為輔之折衷主義」。現代民族國家的定義與主權觀念,是十九世紀才被歐洲人帶到東亞來的。此前,東亞的國際秩序是以中國的「天下觀」為準,天下是一個同心圓,內圈是中國,外圈是藩屬,再外面是「不服王化」或交通不到的地方;而「中國」又以漢人、漢文化為核心,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為邊緣,然而決定「華夏」身份的從來是文化,血緣只是次要,故「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漢人也可以夷化、洋化。那時,「中國」的概念與內涵是流動的;天下的秩序也是以「禮治」為主義,成文或不成文的「法」只是輔助「禮」、確定「禮」的工具。
                                                                                
不管你對那個中國中心的禮治天下有何評價,總之它被洋人打破了。從晚清到民國,中國一直致力向國際法體系靠攏、轉型,學習按照萬國公法的規則玩文字遊戲,建構「中華民族」與「炎黃子孫」的概念團結內部,更在外交場上力爭利權與國際承認。從革命到抗戰,從一戰後的國聯到二戰後的聯合國,從北京政府到南京、重慶的國民政府,「中華民族」的建構完成了,精明的中國外交家、政治家,也把不是炎黃子孫的新疆、西藏保住了(新疆因為原本親蘇的盛世才看到紅軍挫於納粹德國,感到苗頭不對而轉向內附;「事實獨立」的西藏因為「像白痴一樣」根本沒想到去搞外交,就沒去國際上和國府唱反調,詳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運》;外蒙古沒保住;滿洲是打回來了,滿人也已高度漢化)。可以說,中國在二戰後幾乎完成了向現代民族國家的轉型。但是,傳統的天下觀、文化決定的「中國」想像並未消失,而是在「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中延續下來了。「四海都有中國人」,南洋、歐美的華僑,即使有了他國的國籍,也還是經常以中國人(而不只是華人)自居,而且確實對「祖國」貢獻了很多
                                                                                
如果以現在國際法的觀念來看,那時的「華僑」也該「正名」為某國籍或無國籍的「某國(地)某籍華人」,但二十世紀初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還有很多地方是殖民地,民族國家的概念尚未普及,所以,「華僑」原本可能根本沒有所謂國家觀念,只有樸素的族群意識,還有傳統的華夷之分;而當「國家」這詞進入他們的腦海與生活時,我敢推論,不會有多少人去研究西方所謂「國家」的定義與源流,然後依據這新一套去定位自己──誰有那麼多知識?比較可能的情況,就是直接把傳統中國民間概念中的「國家」往這新範式上套。所以他們可以入籍他國而仍是中國人,也因此,「華僑」之名,在當時的語境下,再正不過。
                                                                               
國內也一樣。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與現實形勢,都決定了中華民國的國籍採認必有「屬人主義」,而中國的疆界、中華民族的範圍,自然是越大越好。有關民國初年,海內外人士如何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情況,是一個有趣的課題;台灣就有一個謝介石,因著和張勳之子的同學關係,謀往祖國發展,而放棄了日本籍,取得民國國籍,請大家注意這個「典範轉移」。要釐清我們百年來對國家、國民的認識與認同問題,就要瞭解我們在西方進來以前是怎麼想的,過渡時期是怎麼過渡的;確立以西法為準的體制以後,舊思想又還有多少還遺留在我們之中──然後再去作評價,再問「將來如何是好」。
                                                                               
1949年,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取代了中華民國,此後數十年,兩岸在國際社會爭奪法統的歷史,暫不多述。我這裡想提出來討論的,不是「法統」,是「道統」。西方的強大,將法治主義的國際秩序籠罩了世界;但這「法治」只是為弱肉強食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服務的,「兩國國力相等,公理即強權;兩國國力不等,強權即公理。經過一戰與二戰的教訓,聯合國確立了民族自決等等公理、正義的原則,還有人道主義、環保主義等等「普世價值」。可以說,加入了一定分量的「禮治」精神,也可以說這是一種道統,但它根本上還是以法為主的。世界各國都接受了這樣的國際秩序,至少也表面遵從之;但是,人民未必每個都吃這一套,我們也未必只能認這套。
                                                                               
當我們評判任何制度與理念的好壞,可以用「方便」和「麻煩」這簡單的尺度去評量。如,主權秩序讓中國得以在實力不濟的時候,仍經外交手段保住了新疆(或東土耳其斯坦)、西藏(或吐蕃、圖博),這對親中者、中國國家主義者、中華民族主義者是方便,對疆獨、藏獨就是麻煩。言論自由、思想自由,或是某些「普世價值」之類「對的事情」對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共產黨、民進黨是方便大於麻煩;翻身掌權以後,就變成麻煩多於方便。所以我們對人對事總有雙重標準,因為要趨利避害。而雙重標準又會造成各說各話、是非混淆、誰也服不了誰的麻煩,所以大家要批判。但這也就顯示了兩點:一、雙重標準很好用,雖然(或:但也)很容易被看穿;二、雙重標準是很好扣的帽子。
                                                                               
所以我對泰緬僑生問題的主張就是:尋一切方便法門,去接納他們,給予他們生存、學習、發展的方便。國軍與國家曾虧欠他們的祖輩,這是一種債務,也是一種帶有資產意義的債務;其資產意義,就在我們可以抬出人道,最名正言順地去幫助他們。我們不必寄望回饋,但假以時日,台灣定能得到這些人的回報,就像數十年來,很多在台畢業的東南亞僑生,成了舉足輕重的企業家、文化人。
                                                                               
下面繼續談:當你一人、一家、一國的方便與麻煩,和當權、當道或「大多數」的方便與麻煩相左時,你怎麼辦呢?兩種方法。一種是改造自己、順應規則,使自己的利害能與天下的利害共構,儒家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八目」講的就是此道。另外一種,是改造規則、改造別人,讓「天下」和「利害」跟著我走,由我來定義。此二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古代中國的天下體系,近代歐洲的民族國家體系,都是這種操作的成功者。當然,對處在體系邊緣、夾縫的我們來說,這些不一定對、不一定好;對處在核心的既得利益者來說,這也可能反而制約了他們的革新。但我要說的是:如果我們要反抗它,要反抗這一切既成體系,也一定要雙管齊下,從這兩種方法著眼。                                                                               
  
「台灣人」的反抗「中國」,於此二者就做得很不完全、很多漏洞。下面我們先回來說「華僑」的國家意識。
                                                                               
1949年以後的「華僑」,有的親台,有的親共,國民黨和共產黨也各自努力爭取支持。決定那些海外華人立場的是什麼?血緣、情感、理念利益......各種可能都有,但是,如果說「法律怎麼劃,我就是哪國國民」「聯合國說誰是中國,我就擁護它」,把自己的認同讓給那些「法」來決定,我想,這種人不會有很多。我想,對於不是別無選擇的人,選擇認同哪一個政權,考量的因素,不外「理念」與「利害」。這裡不論利害;關於「理念」,你要考慮「」──也就是「文化」──還是僵硬的「法」?法統爭奪戰的勝負,當然會讓一部份人振奮、另一部份沮喪,但這會動搖他們的根本立場嗎?不會嘛。挺共的繼續挺共,舉青天白日的繼續滿地紅,台獨的繼續台獨,只想過日子的繼續埋頭幹。人所認的,畢竟是「道」。
                                                                               
過去幾十年,我們父母那一輩,就有許多僑生受惠於「天下觀」的延續,來台就學,得到台灣的教育,後來成為各國的企業家、文化人,成為台灣的朋友;另一方面,「天下」的中心,亦得以轉移到台灣台北,穩固下來。再一方面,威權時代許多「禁書」,經由僑生,在台傳播開來,對後來的民主發展、多元思想,功亦不淺。以當代國際法的觀念,那時僑生政策的思維似有許多「不合時宜」之處,在很多方面打了迷糊仗,但我認為它的功勞正在「迷糊仗」上──尤其當1971年「時宜」已經站到中共那一邊去以後。
                                                                               
過去八年民進黨及許多台灣人所做的,卻是要把國際法體系裡的國家與國民定義奉為唯一的標準,然後用這樣的「正確」去排斥所有「錯誤」的「中國人」觀。這種搶佔法學霸權以破舊立新的思維,源於對國民黨威權體制的反動,實現於陳水扁政府律師性格的國家領導,以及泛綠人士在商業媒體與網路論壇持續至今的反中鬥爭。法學成為他們抗爭的武器,也成了建構自身正當性、遮撥異己、乃至凌駕人道的工具;換言之,一個「藉口」的來源、礦脈。
                                                                               
於是,主宰「法」的,可以悄然從「義」過渡到「利」過去的政治用道學來偽善,現在用法學來偽善。法學比道學好用,因為人人心中都有一把道德的尺,不好壟斷;法卻需要專業知識,好壟斷。於是,台灣與中華民國的認同問題、法統官司,成了一個大漩渦,中心是原住民、本省人、外省人,外圍是港、澳、大陸,世界各地的新老華人、華僑,再外面是美、日與東南亞鄰近國家,以及其他
                                                                               
於是,泰緬僑生、孤軍後代,一個個活人的生存困境與歷史悲劇,就這樣被政治扭曲、遮蔽。擁護中華民國的,藉他們向政府、向國民黨請命,同時暗打台獨;鄙夷中華民國、支持台獨的,也會想盡一切辦法、說詞,撇清台灣與他們的關係,甚至不惜將之推到中共治下的中國去。政府顧忌國際影響而不作為,或只用政治功利的想法去幫或不幫,縱然令人不喜,尚可理解;可你我沒有黨政包袱的普通公民,竟也如此普遍地「現實」,不是酸言冷語,就是沉默。這是怎樣?人道哪裡去了?普世價值哪裡去了?「同情的理解」哪裡去了?被政治的憎惡蒙蔽了,被民族、國家、主權等等意識蒙蔽了。
    
太遠了,我們的家」,你如果夠狠,就去找那些上小學都困難的孤軍子弟,講一通國際法與民族國家的道理,然後說:「現在台灣的這個中華民國不是你們想的那個國家了,就算它還部份是,我也不會讓它是,更不會讓你們這些歷史包袱進來妨礙我。你要算帳去找國民黨,要回歸祖國就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然就歸順所在地,或者拿槍去把緬甸打下來好了。總之,我不想理你們!」我希望沒有人真如上面所設想的那麼極端。這還只是問題的一部份。我認為,更大的問題是:你所依憑的近代民族國家觀念、主權國家體系,其實無法滿足你的願望。也就是說,現實的「法理」都不站在你這一邊,但你卻還要用這個法理去自我建構
                                                                               
另一方面,我看到無數嘲弄「道統」的文字。蔣介石的國民黨,過去靠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孫文,把自己接上了儒家的道統,以建黨國,以教國民。八九十年代,解嚴前後,在黨外政治運動和後現代思想的合力之下,那愚民的「道統」和三民主義算是徹底被踩扁了。踩扁了黨國的「道統」,用什麼取代呢?「法」。以現代的法治取代腐朽的禮治、德治、人治,並且根據「法」的精神與框架,重新建構台灣的國家論述、民族論述、文化論述......其實也就是另外一套道統。不過當然沒有人會繼續用這個詞,時興的是「台灣主體性」或「文化」

而大家都知道,台灣的現狀實在無法在聯合國中取得台獨所欲的「正常」地位,但聯合國及其法統又是台獨新道統的「水源」,這樣,「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悲情與痴心妄想就源源不絕了。一方面渴求國際承認,打官司,搞烽火外交、提倡國民外交;一方面在島內修法、正名,搞去中國化,壟斷「愛台灣」和「台灣意識」的專利與解釋權.......都圍繞著「法」的觀念,在名相上打轉、跳針  
                                                                               
那如何才能走通呢?近年有許多人就提出了「軟實力」,擱置主權爭議,讓兩岸三地以及世界以「文化」──生活方式、制度、產業──去競合。「軟實力」一詞:它的確「軟」、「實」而有力,我們每天都能接觸、感受,而且可以強化之,不若軍工之硬、「道」「法」之虛。事實上,我們二十多年來已經在這樣幹了,而且幹得還不錯,但主權、法統之類又硬又虛的阻力還是太大。或問一物如何能又「硬」又「虛」?曰:惟其虛幻,所以能夠至剛至硬,給權力作耀武揚威、棒打異見的法器。意識型態,就是這樣;從以前到現在,也就是這些「硬虛力」在阻礙「軟實力」的競合,阻礙我們每一個人認識彼此、同情而理解對方的人道。意識型態的爭論,在八、九十年代有其必要,也是國民黨威權體制長久積壓之下必然釋放的反動。現在,那些能量差不多放光了,大家也愈發厭倦,我以為是時候將焦點轉移到「軟實力」上了。

近二十年台灣的「本土意識」解構了國民黨的道統以及更宏大的中華文化意識,取而代之的,人開始向原住民文化、南島文明取經,謀跳開中國史而以「海洋史」之類新框架去重構台灣史,其立意不外二種:掙脫他們認為的「中國史」的政教牢籠;或為新的台灣民族主義政教打底。後者或許不是研究者的原意,但「使用者」總會那樣用。我並不堅持中國史的認識體系,事實上,我很欣賞台灣史學界開發出的一些新視角,因為:「史學家的任務是要給大眾挑戰,讓大家接受說,我們平常接受的史學觀念是有問題的,對歷史發展的一些看法,是過於簡單的。史學家應該要能起到這樣的作用,而不是反過來印證大家已經有的很通俗的觀念,這對大家一點好處都沒有。」(陸揚,《中國古代史研究中的問題與主義》)我想說的是:另立道統是達不成的,因為誰也都可以用與你拆中國的同樣方法拆你的台。那麼,「道」被否定了,「法」也一樣搞不好,我們還能相信什麼、選擇什麼呢?即便你仍然努力於其中之一,如果大眾已經喪失對這些理念、議題的信心與興趣,奈何?                                                                               
  
唯一的方法就是「砍掉重練」,先把所有名相都解構掉,看看還剩下什麼,以及有什麼是被所謂「主流」遮蔽的,然後根據那些,修訂以往的命名系統,或將舊名賦予新意。我想強調一點:「解構」不等於「消滅」你把「大中國主義」解構了,可是資料還在,那樣的情感還在,那樣的歷史還活在許多人心裡,所以,回到「國家」與「國民」的認同問題、名份問題,我們到底能怎麼看,能怎麼整出一套讓自己舒服、大家方便的論述呢?我的答案是:名可名,非常名。為了生活方便、溝通方便、政治運作方便,我們不能不製造名詞、律定名義去規範人、事、物,即使它會造成一些麻煩。但如果麻煩大於方便了,我們就不該再拘泥它;即使未有改革現實的力量,我們也可以從個人的思想觀念開始,跳脫它的牢籠,這只要心念一轉,就能做到了。 法治主義是我們現今所知最能方便國家運作、公民參政、人民福祉的思維,但我們不必事事都讓法治來主義,更不要讓它反過來造成人道的麻煩與阻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