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高喊「以筆為旗」;
又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寫出《清水裡的刀子》;
如今,我也想跟著站出來
我沒能寫出什麼

但我跟他們流著一樣的血、一樣的淚。

2/08/2012

Franz Kafka






法 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紀德文小說家。常採用寓言體,背後的寓意人言人殊,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發了他憤世嫉俗的決 心和勇氣,別開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代表作是:長篇小說《美國》《審判》《城堡》,短篇小說《中國長城的建造》《判決》 《飢餓藝術家》。卡夫卡也是歌手通俗流行李志《被禁忌的游戲》的專輯中一首歌名。卡夫卡也是法國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拍攝,由杰里米·艾恩斯、特里薩·拉 塞爾主演,於1991年11月15日上映的劇情驚險一部電影。卡夫卡生於奧地利,(當時屬奧匈帝國)首府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長子,有三個妹妹 和兩個弟弟,不過兩個弟弟相繼夭折。自幼愛好文學、戲劇,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習法律,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保險公司任職。三次訂 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終生未娶,41歲時死於肺癆。1904年,卡夫卡開始發表小說,早期的作品頗受表現主義的影響。1910-1924以德國為中心的歐 洲表現主義運動方興未艾,強調“內向轉”,即關注內心主觀世界,卡夫卡深受弗洛伊德和尼採的影響。把哲學溶入文學。他從“文學外走向文學內”。1912年 的一個晚上,通宵寫出短篇《教父?》,從此建立自己獨特的風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說的單行本和集子,死後好友馬克斯·勃羅德(Max Brod)違背他的遺言,替他整理遺稿,出版三部長篇小說(均未定稿),以及書信、日記,並替他立傳。卡夫卡不再把創作看做純美學的事,而看作一種生存方式,一種生命燃燒的過程。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內心有個龐大的世界,不通過文學途徑把它引發出來,我就要撕裂了!”

後 世的批評家,往往過分強調卡夫卡作品陰暗的一面,忽視其明朗、風趣的地方,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試圖糾正這一點。其實據勃羅德的回憶,卡夫卡喜歡在朋友面前朗讀自己的作品,讀到得意的段落時會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來。卡夫卡他是一位 用德語寫作的業餘作家,國籍屬奧匈帝國。他與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現代文學追求夢幻 世界、怪誕的風格、崇尚強烈的情感、酷烈的畫面。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孤獨地奮斗,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動, 並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股“卡夫卡”熱,經久不衰。 受卡夫卡影響的作家有薩特、加繆、昆德拉等。23歲獲博士學位時的卡夫卡 (1906)卡夫卡一生的作品並不多,但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卡夫卡生活和創作活動的主要時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家庭因素與社會環境, 造成了他與社會與他人的多層隔絕,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而社會的腐敗,奧匈帝國的強暴專制,政治矛盾與民族矛盾的雙重困擾,人民生活的貧 窮困苦,經濟的衰敗,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內心的苦悶。於是,時時縈繞著他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成了他創作的永恆主題。無論主人公 如何抗爭努力,強大無形的外來力量始終控制著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隨著恐懼與不安,最終歸於滅亡。在滲透著叛逆思想、倔強地表現了不甘放棄希望的同時, 又表現出對一切都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宿命論思想,形成了獨特的卡夫卡式藝術內涵。因此卡夫卡將巴爾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毀一切障礙”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礙都能摧毀我”。卡夫卡追隨過自然主義,也受過巴爾扎克、狄更斯、易卜生、高爾基等作品的影響,並對其十分贊賞。但卡夫卡的卓越成就主要不是因襲前者,再去描繪丑惡的客觀生活內容,而是逃避現實世界,追求純粹的內心世界和精神慰藉,表現客觀世界在個人內心心理所引起的反映。而那種陌生孤獨、憂郁痛苦以及個性消失、人性異化的感受,正是當時社會心態的反映。因 而美國詩人奧登說:“如果要舉出一個作家,他與我們時代的關係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係的話,那麼人們首先想到的也許就是卡夫卡。”卡 夫卡的小說揭示了一種荒誕的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個人式的、憂郁的、孤獨的情緒,運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後世的許多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如“荒誕派戲劇”、 法國的“新小說”等都把卡夫卡奉為自己的鼻祖。卡夫卡出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父親艱苦創業成功,形成粗暴剛愎性格,從小對卡夫卡實行“專橫有如 暴君”的家長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親,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強大的“父親的阻影中”。母親氣質抵郁、多愁善感。這些對後來形成卡夫 卡孤僻憂郁、內向悲觀的性格具有重要影響。卡夫卡小學至中學在德語學校讀書,後學會捷克語,自幼酷愛文學。  

法蘭茲·卡夫卡別開生面的 手法,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卡夫卡生於捷克(當時屬奧匈帝國)首府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長子,有三個妹妹(另有兩個早夭的 弟弟),而她們都在第二次大戰時於集中營中死亡。自幼懦弱,膽小,缺少自信,他愛好文學、戲劇,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習法律,獲博士 學位。畢業後,在保險公司任職。卡夫卡一生多次與人訂婚,卻終生未娶。菲莉斯與卡夫卡戀愛五年,卡夫卡寫給她的500多封信。1914年5月底,卡夫卡與 菲莉斯訂婚,7月解除婚約。1917年7月再度訂婚,1917年9月,檢查出患有肺結核,12 月又解除婚約。1919年5月卡夫卡與另一位女子尤里雅訂婚,1920年4月又解除婚約。卡夫卡害怕新婚生活會毀掉他的孤獨感,他在日記裡一再表示「女人 們充滿性慾,她們天生不貞潔,調情,對我毫無意義……」「性交是對在一起的幸福的懲罰,儘可能過苦行的生活,比一個單身漢更加苦行,對我來說這是忍受婚姻 生活惟一可能的道路。可是她呢?」。1923年卡夫卡與朵拉熱戀。1924年6月3日,死於肺結核,當卡夫卡的棺木放入墓穴時,朵拉拚命往墳墓裏跳,被在 場人員緊緊抱住。1904年,卡夫卡開始發表小說,早期的作品頗受表現主義的影響。1912年9月22日晚至翌日清晨,通宵寫出短篇《判決》,從此建立自 己獨特的風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說的單行本和集子,在生命垂危之時,卡夫卡曾留遺言說「將我的一切手稿銷毀」。死後好友布勞德(Max Brod)違背他的遺言,替他整理遺稿,出版三部長篇小說(均未定稿),以及書信、日記,並替他立傳。後世的批評家,往往過分強調卡夫卡作品陰暗的一面, 忽視其明朗、風趣的地方,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試圖糾正這一點。其實據布勞德的回憶,卡夫卡喜歡在朋友面前朗讀自己的作品,讀到得意的段落時會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來。在卡夫卡一家 中,這個內斂的作家被看做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特別是他的父親,他對於他兒子的興趣無法給予哪怕一丁點兒的理解。法蘭茲.卡夫卡越來越沉溺於文學當中,這 與他的父親關係甚大。他的父親赫爾曼.卡夫卡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而他早期的生活卻非常艱難。赫爾曼.卡夫卡來自於一個農村家庭,在服完兵役後,他在布拉格 開始慢慢積累財富。他是一個毫無溫情可言的暴君,經常肆意的使喚和責備他的店員。即使是他自己的孩子,也每天都被他訓斥,他認為他們應該表現的更好,並且 應該感恩於他。此外,他一直對他的兒子們有一個明確的期望,既像他自己一樣,坦誠、堅強、並且努力工作。法蘭茲.卡夫卡後來(1919年)曾給他的父親寫 過一封將近一百頁的信,但他卻始終沒有將信寄出。在這封信裡面,他描述了他在童年所受的創傷:他無比傾慕他那強勢的,幾乎決定一切的,並且每件事都能做出 正確決定的父親。然而他對兒子們只有輕蔑的嘲諷,對於法蘭茲所熱衷的事情,他表現出的只有鄙視。這場父子之間實力懸殊的鬥爭的結果只有一個——這個本來就 靦腆的男孩變得更加內向,並且幾乎不再說話了。年輕的卡夫卡始終活在這樣一種罪惡感中:他對其他人的感情,他對文學的興趣以及他對於生活的夢想——這些所 有的個人意識不僅僅是錯誤的,而且簡直是有罪的,他破壞了他父親完美的生活。在他的作品中,關於萬能的、神一樣的父親以及關於罪惡感的題材都經常有所表 現。

卡夫卡的《變形記》中,由于沉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壓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質,異化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說《飢餓藝術家》(Ein Hungerkünstler)是卡夫卡寫於1922年春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同年10月《新觀察》,為作者自己所珍重的幾個短篇小說之一。1924年作者 曾以此為書名,與其他三個短篇結集出版。同年4月,即在他去世前一個多月,他在病榻上閱讀本篇清樣時,不禁淚流滿面,可見於書中主人公發生共鳴。該集子出 版時,作者已辭世。此部作品描述了經理把絕食表演者關在鐵籠內進行表演,時間長達四十天。表演結束時,絕食者已經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後來他被一個馬戲團 聘去,把關他的籠子放在離獸場很近的道口,為的是游客去看野獸時能順便看到他。可是人們忘了更換記日牌,絕食者無限期地絕食下去,終于餓死。這里的飢餓藝 術家實際上已經異化為動物了。饑餓藝術家以怪誕而真實的人物情節和藝術環境,表現出商品社會中真誠的藝術家的孤獨和絕望。一個表演忍耐飢餓能力的藝術家追 求藝術的完 美,對觀眾誠實無欺,卻始終遭到他們的懷疑,深深苦惱,鬱鬱而終。他的藝術達到巔峰之日,既是肉體消亡之時。小說充滿悲劇感,然而語調平靜,娓娓道來,不 動聲色。另外一些小說是揭示現實世界的荒誕與非理性的,如《判決》和名篇《鄉村醫生》,這里,現實和非現實的因素交織,透過這些荒誕的細節和神秘的迷霧, 這里寓意:人類患了十分嚴重的病,已經使肌體無可救藥。人類社會的一些病症是醫生醫治不了的,這里的醫生最後也變成了流浪者。卡夫卡的長篇小說《美國》和 《地洞》等揭示的是人類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審判》、《在流放地》以及《萬里長城建造時》則揭示了現代國家機器的殘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說 《萬里長城建造時》中寫到:中國老百姓被驅趕去建造並無多大實用價值的長城,他們連哪個皇帝當朝都不知道,許多年前的戰役他們剛剛得知,仿佛是新聞一般奔 走相告。“皇帝身邊雲集一批能幹而來歷不明的廷臣,他們以侍從和友人的身份掩蓋艱險的用心。”“那些皇妃們靡費無度,與奸刁的廷臣們勾勾搭搭,野心勃勃, 貪得無厭,縱欲恣肆,惡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飯。”他還寫出了表現民主主義思想的一句話:“在我看來,恰恰是有關帝國的問題應該去問一問老百姓,因為他們才是 帝國的最後支柱呢。”

馬克斯‧布羅德的這部《卡夫卡傳》,敘述了卡夫卡的文學經歷、成果、風格和思想,演繹並詮釋了卡夫卡其人其文,從文學評判的角度來看這位世界公認的大師:法蘭茲‧卡夫卡。卡夫卡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不要絕望,甚至對你並不感到絕望這一點也不要絕望。
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時候,
新的力量畢竟來臨,給你以幫助,
而這正表明你是活的。

我依舊能從像《鄉村醫生》這類作品中感到短暫的滿足。
但是只有當我一旦能把世界提升到純粹的、真實的、不可改變的境界之時,
我才感到幸福。

一場傾盆大雨。
站立面對這場大雨吧!
讓它的鋼鐵般的光芒刺穿你。
你在那想把你沖走的雨水中飄浮,
但你還是要堅持,昂首屹立,
等待那即將來臨的無窮無盡的陽光的照耀。



「卡夫卡」在捷克語中是「寒鴉」的意思,卡夫卡父親的舖子即以寒鴉來作店徽。
為紀念這位獨一無二的作家,1983年發現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來命名。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愛讀卡夫卡,他其中一本小說的名字就叫《海邊的卡夫卡》。


阿 根廷作家波爾赫士(即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是首個將卡夫卡小說譯為西班牙文的人,他在一篇文章《Kafka y sus precursores》中替卡夫卡追宗認祖,其中一人是韓退之,全因他寫過《獲麟解》這篇寓言。(可參考錢鍾書對博爾赫斯的文章評論(《談藝錄》))卡 夫卡讀過一些中國文學的德譯本,他在1912年11月24日寫信給當時的未婚妻菲莉斯.鮑威爾,引用了清朝詩人袁枚的《寒夜》:


寒夜讀書忘卻眠,
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
問郎知是幾更天。







生前出版的單行本

    * 《判決》(Das Urteil)
    * 《火夫》(或譯《司爐》)(Der Heizer)
    * 《變形記》(Die Verwandlung)
    * 《在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

 生前出版的集子

    * 《觀察》(Betrachtung)
    * 《鄉村醫生》(Ein Landarzt)
    * 《飢餓藝術家》(Ein Hungerkünstler)

生前出版的小說(未結集)

    * 《與祈禱者的對話》(Gespräch mit dem Beter)
    * 《與醉漢的對話》(Gespräch mit dem Betrunkenen)
    * 《巨響》(Großer Lärm)
    * 《桶騎士》(Der Kübelreiter)

遺作(長篇小說)

    * 《失蹤者》(Der Verschollene);又名《美國》(Amerika)
    * 《審判》(或譯《訴訟》)(Der Prozeß)
    * 《城堡》(Das Schlo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