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高喊「以筆為旗」;
又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寫出《清水裡的刀子》;
如今,我也想跟著站出來
我沒能寫出什麼

但我跟他們流著一樣的血、一樣的淚。

2/18/2012

Baraka【天地玄黃】

Baraka - A World Beyond Words 



Baraka means blessing in many languages
Baraka, an ancient Sufi word with forms in many languages, 
translates as a blessing, or as the breath or essence of life 
from which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unfolds.



Baraka(天地玄黃)
地區: 美國
拍攝時間: 1992
片長: 96分鐘
導演: 朗費力加(Ron Fricke
編劇: Constantine Nicholas/Genevieve Nicholas
類型: 紀錄片

Baraka is an incredible nonverbal film containing images of 24 countries from 6 continents, created by Ron Fricke and Mark Magidson, with music from Michael Stearns and others. The film has no plot, contains no actors and has no script.  Instead, high quality 70mm images show some of the best, and worse, parts of nature and human life.  Timelapse is used heavily to show everyday lif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Baraka is often considered a spiritual film.Baraka is an ancient Sufi word, which can be translated as "a blessing, or as the breath, or essence of life from which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unfolds."  For many people Baraka is the definitive film in this style. Breathtaking sho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how the beauty and destruction of nature and humans. Coupled with an incredible soundtrack including on site recordings of The Monks Of The Dip Tse Chok Ling Monastery.



Baraka is evidence of a huge global project fueled by a personal passion for the world and visual art. Working on a reported US$4 million budget, Ron Fricke and Mark Magidson, with a three-person crew, swept through 24 countries in 14 months to make this stunning film.One of the very last films shot in the expensive TODD-AO 70mm format, Ron Fricke developed a computer-controlled camera for the incredible time-lapse shots, including New York's Park Avenue rush hour traffic and the crowded Tokyo subway platforms.


BARAKA』一詞來自於古代伊斯蘭蘇菲教派,含義為「祝福」,包含對自己、對他人、以及對對晦暗無明的人類命運予以祝福及地球整體的祝福。

1992年,『BARAKA』的上映在世界影壇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甚至被某些影評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最大的創舉是——超越了人類自我侷限的視角,以『神』的覺知來觀看我們自以為熟悉的世界,並且帶領觀眾重新去思索「我是誰?」、「生命的本質」 為何?我與「他人」以及「自然萬物」的關係又是如何?當我們不再視己身為一具肉體軀殼或上帝的棄嬰時,我們將如何帶著『神』的意識來為地球描繪出一幅「人 間天堂」的願景?


這部影片之所以具有令人屏氣凝神、目不轉睛的魔力,為了拍攝這部高難度的電影,導演帶著三人拍攝小組,花費 14個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 個國家,共耗費了四百萬美元,拍攝一些世界古物遺蹟、少數民族、第三世界、現代生活 文化與自然生物留下了所謂的「會動的」照片。這部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歸功於高超的攝影技術,其拍攝器材使用昂貴的TODD-AQ 70毫米格式來進行拍攝工作,與光影、視覺效果;與畫面互相輝映、相得益彰的優秀配樂;以及無對白、字幕,以鏡頭語言來說故事的高明技巧,令人大為折服。它有別於一般的攝影記錄或是向探索頻道的主題性、聚焦性探討,比較像是全球性的地景文化探討,影片中的音樂配置與聲音錄製,也是會讓人覺得有一種重新去看待與了解不同文化的可能。




如果要用一句最簡單的話描述Baraka, 那麼這部電影大概是由一連串的攝影作品或者刻意或者隨機地剪貼堆疊起來的。攝影的取景用心,以及最新電影技術的運用,使得我們隨意在電影膠捲擷取任何一個 片段,都可以是構圖完整、色彩飽和的獨立攝影作品。導演選擇用新的技術、繞了地球一大圈拍攝,用最清晰而且直接的視角要觀眾直接感官人類所生存的這個世 界。所以我們不難想像一些環保團體看到這部電影時將有 多 麼振奮,最真實的美麗的地球難得這麼完整而有計劃地呈現在觀眾眼前。電影不斷來回穿梭在人煙罕至的大自然以及熙來攘往的大都會,導演無疑正挑戰著我們所認 知的這個世界。隨這部電影上市的還有一本精美的畫冊,詳細的記錄了電影拍攝的種種有趣的經歷。同時附有大量的彩色和黑白照片。觀眾的眼睛隨著鏡頭一路穿越 巍峨壯麗的自然奇景;深入古文明的遺址與各宗教神秘肅穆的聖堂;繼而橫亙數千萬里來到了繁忙擁擠、機械僵化的國際都會;更進入那些驚心動魄、叫人不忍逼視 的殘酷戰爭場景;以及被遺忘於世界邊緣、籠罩於絕望迷霧中的貧窮國度。

Baraka中的場景,是任何一個攝影師都夢寐以求的。 前一分鐘你還在為短尾猿那極似人類的臉而浮想聯翩,後一分鐘就來到了日本積雪的富士山;來不及細味,鏡頭又迅速轉到印度恆河邊的火葬儀式,接著又帶領觀眾 在敘利亞寺廟前徘徊駐足。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因為其中的內容如此豐富,浮光掠影的瀏覽根本無法完全吸收。除了風景之外,導演還利用電腦程控技 術,拍攝了大量延時鏡頭,以反映曼哈頓和東京街頭的繁忙場景,除了動態的聚焦外,也利用一些特效藉以強調人群的流逝、時間的流逝、或是都市裡的繁忙與鄉村的閒適之間強烈而鮮明的對比。


鏡頭雖呈現出娑婆世界的灰暗面,卻不做世俗價值的批判,轉而引領觀眾去觸探內在的神聖空間,並回歸浩瀚無涯的宇宙之心,一種隱含於影像底層的精神領悟驀然在心中升起,使得隱藏在人類虛假身份之下的「意識之火」熊熊地點燃。整個影片的色調是為強烈且鮮明的,拍攝的人大多用一種超廣角或是一種淺景深的方式去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的同時但又對比的事件,在於轉景中有一種跳躍卻又曖昧相連的關係, 從宗教間的祭祀生活行為城市鄉村間的變化與對比貧窮與現代的生活對比寫照民主與極權專制國家的相抗衡對照戰爭與希望的彼此相繼發生,到人類與自然、生物的相互依存,在再的顯現一種世界像是一首首不停前仆後繼的旋律,交織在空間中不斷的迴響。影片中對於亞洲城市,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有大量的書寫與再現,像柬埔寨、泰國、中國、香港、日本、印尼、印度及尼泊爾等等國家,訴說著一種或是迷莽、或是空洞、或是無奈、或是哀傷的一種氣氛情境。


讓這部片之所以沒有淪為典型國家地理頻道節目的原因,不僅僅是Baraka在表面上電影主線中並沒有專注的某個議題,更重要的是它一句旁白、字幕說明都沒有。現代電影發展中,重要的Direct Cinema強調的是直接讓觀眾「看」,攝影機代表著的觀眾像是隱形般消失在拍攝現場,但Baraka很明顯的並不僅是如此,電影中許多畫面其實是人為刻意營造出來的, 例如東京電車站三個高校女生對鏡頭的凝視,這樣的畫面絕對不會是自然發生的。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前為國家權力機器服務的士兵們,三個解 放軍的凝視居然與三個日本高校女生的凝視如出一轍,脫開了這些不同社會身分、國籍身分的外衣,人竟然是如此地彼此類似。日本女學生也許不被國家權力機器 「俘虜」,但她們有沒有沒有在更高層次中的社會價值體系中被「綁架」呢?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攝影機前的被攝物,更多的是攝影機後面的那個()拍攝者以及他們的態度;也就是說,這部電影的重點並不是我們看到了什麼,而是去理解導演想要我們看到什麼、以及為什麼導演想要我們看到那些東西。不能免俗地,Baraka對「現代性」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人的疏離與異化做了些文章。而被取材的對象也「很難免俗」地落在東京這個巨無霸都會怪物有機體上面。被視為集體、缺乏個性、沒有臉孔的個體們,各自選擇符合需求的輸送帶,被動地與社會機器的重覆性與機械性妥協,宛如影片中的小雞們在遵循資本主義的 「商品價值」淘選制度中被分別等級。



電影裡沒有旁白,但是電車裡通勤族的神情與目光,已經說了太多。值得注意的是,東京通勤族的那些影像並非完全自然呈現,導演在以快轉的速度放映的車站人潮流動景況之中,穿插許多刻意慢速播放的長鏡頭片段,聚焦在那些通勤的個體臉孔上,對一個看似集體的通勤行為做了微觀的寫實。類似的議題,Baraka也以很大的篇幅處理了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中,資本家對「剩餘的剝削」,以及城市角落中「剝削的剩餘」。 資本家夾帶著資本主義 以及既得利益階級的某些「真理價值」對大眾勞力、也對大眾文化進行剝削,然後在商業機制中用以衡量一切的單位「金錢」以及「商業價值」便成為了資本主義社 會中唯一的判斷標準。於是,在資本階級對「剩餘的剝削」過後,鏡頭轉向那些在都會夾縫中以拾荒、撿拾垃圾,靠著「剝削後的剩餘」維生的那些人們身上。



關 於電影的背景「音樂」,最常使用的是「地景的聲音化」,或者更精確地說,那些被準確全真地收錄的是「聲音地景」,在電影中與影像地景互為註解也交互作用。 從瀑布滂沱的流水聲、部落裡原住民的吶喊歌唱聲,甚至是東京電車站裡時快時慢的影像與背景音樂的節奏呼應,都在無形中取得平衡。相較之下,都會裡的聲音與 地景,就顯得無機而缺少平衡的和諧關係。





Baraka的影像中,經常使用了不同文化而類似文化行為的對比手法,同時強調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共同性。所以在某些特寫鏡頭中日本男人女人身上的 刺青,下一個影像轉瞬間就換成委內瑞拉原住民的刺青彩繪。

地景是自然環境與文化交互作用下的結果,但文化又由自然環境的條件樣貌以及與人的關係決定,在土地是固定的情況下,文化的流動以及衝突造成了地景平衡被破壞,這就是全球化體系運作之下的城市空間。其他對文明以及現代性的反省,大概還能從集中營以及其他屠殺空間的「凝視」略窺一二。現代科技的進步本身並不是壞事,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使用它。科技可以是對人類生活有幫助的,但若以其他的態度以及動機去看待新的科技,就是對人類基本價值的一種戕害與壓迫。影片不斷重複的宗教儀式場景,就是人類對其生存的空間所持有的價值態度、以及與空間關係的具體表現。同樣的道理,都市或者自然空間的差異不在於空間本身,而在於人們認知空間的態度,以及空間與人們 之間的相對關係。Baraka提醒了我們重新去檢閱這層關係。
 
電影的最後,是清真寺以及天主教堂的穹頂,是希臘衛城與夜空中繁星點點的宇宙穹頂,這就是我們所生存世界的縮影,人與自然與文化的三角關係,永遠就是我們的全部,而我們認知出來的空間地景就是這個全部的一種權力關係的角力過程、一種尋求平衡的具象成果以及縮影。



http://www.spiritofbaraka.com/barak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