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高喊「以筆為旗」;
又一個男人站出來了,他寫出《清水裡的刀子》;
如今,我也想跟著站出來
我沒能寫出什麼

但我跟他們流著一樣的血、一樣的淚。

3/22/2012

當代世界︰全球進入“憤怒之年”




從席卷西亞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到肇始於美国華爾街的“全球佔領運動”,從發展中国家到發達國家,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爆發不同程度的社會抗議活動,2011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憤怒之年”。各國國情不同,動盪形式各異,但也有很多共同特徵,折射出經濟全球化、社會訊息化時代社會動盪新特點、新動向。

一、從原因看,因經濟全球化、過度市場化導致社會嚴重分化,民眾普遍抗議社會分發不公、抗議被邊緣化、抗議精英統治

經濟全球化市場化深入發展,不僅在國家間造成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各國內部階層之間兩極分化程度也日益加深。普通民眾普遍感覺未享受到經濟增長好處, 貧困民眾感覺被社會邊緣化,從而對社會產生失望及至絕望情緒。突尼西亞、埃及等西亞北非國家近年來經濟雖穩步發展,但經濟增長未能惠及大多數普通民眾,沒有解決社會公平問題,貧富差距擴大,醫療、教育、社會保障嚴重滯後。在國際金融危机強烈衝擊下,這些國家經濟急劇萎縮,物價大幅上漲,驟然加劇了原有社會矛盾,執政當局應對乏術,更使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普通民眾苦不堪言。

二、從參與人員看,失去工作機會的青年和生活水準下降的中產階層成為運動主體

青年受教育水準較高,思想理念開放,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讓他們感到前途渺茫。中產階層本是社會的穩定器,但不斷攀升的物價導致他們生活水準下降,對政府不滿情緒上升。無論阿拉伯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青年人普遍政治意識覺醒,中產階層普遍對腐敗和生活水準下降不滿,促使他們走上街頭,向 政府示威。

三、從組織動員看,普遍呈現扁平化群眾自發組織特徵,沒有明確的組織機構和領袖人物

這些運動很多都是由偶發原素點燃導火索的。席卷西亞北非國家的“阿拉伯之春”,起源於突尼西亞一名青年因抗議政府取締攤位自焚事件。倫敦騷亂源於警方當街槍殺 黑人青年達根。這些運動具有一些共同特徵︰非暴力導向,很少發生大規模流血事件;類似的運動模式,群眾遊行、街頭作秀、城市街巷內的涂鴉;無中心,沒有公 認的政治領導團契和領袖。“佔領華爾街”人員組成複雜,既有失業的工人和大學生,也有越戰老兵和家庭主婦,沒有明確的政治派別和階級背景。他們的訴求多元 多樣,從抗議金融機構貪婪、譴責金錢政治、反對社會不公,到呼籲改善環保、人權等,還有一些示威者沒有提出任何具體訴求,只是為抗議而抗議,沒有統一的組織和訴求。

四、從聯絡模式看,反對派都利用網路等新媒體直接向民眾傳播聲音、集結力量

以“臉書”和“推特”為代表的新媒體蓬勃發展,使群眾交流更 加頻密,危機爆發前的社會動向不易被政府捕捉,爆發後不易控制,成為事件發展的“激活劑”和參與力量的“放大器”。突尼西亞、埃及等國政府嚴格管控新聞媒 體,媒體稍越雷池一步,就會遭到嚴厲整肅,結果導致本國主流媒體紛紛謹言慎行,以求自保,失去了揭示事實真相、反映民眾心聲的功能,最終完全失去民眾信 任。與此同時,西方主導的新興媒體乘虛而入,成為普通民眾互傳訊息、發洩不滿的管道,並在騷亂發生後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五、從國際影響看,全球聯運性進一步增強,一國發生的政治社會事件,在“他們能行,我們也能行”的口號煽動下,迅速向其他國家蔓延

西亞北非地區除以色列、 賽普勒斯等個別國家外,都是穆民國家,且幾乎全民信奉伊斯蘭教。突尼西亞動盪導致政權垮台後,在具有同質文化背景和相似社會架構的西亞北非國家引發連鎖反應。各國民眾特別是青年迅速傳遞不滿情緒,觸發抗議共鳴。2011年10月15日被稱為“全球佔領日”,當天,西班牙、義大利、英國、愛爾蘭、加拿大、荷 蘭、希臘、澳洲、法国、德國、日本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900多個城市爆發了抗議活動。

六、從應對看,各國政府普遍對社會訊息化時代群眾運動模式感到陌生,應對乏術

各國政府普遍對互聯網缺乏必要監管,忽視新媒體對政治生態和社會管理帶來的革命性影響,缺乏有效預警,只能僵硬地採用道統手段應對,導致事態激化。一些中東國 家政府在進行網路管理時,對民眾反映的官員腐敗、年輕人就業、社會不公等問題,很少予以積極回應,反而多採取壓制性措施,導致民眾與政府的對立情緒在網上 迅速傳播,最終一觸即發,難以收拾。從倫敦騷亂到“佔領華爾街”運動,西方國家政府整體失語,普遍面臨兩難︰一方面,按照西方宣稱的自由主義理念,民眾有權利捍衛自己的財產和尊嚴,政府應允許佔領活動;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不採取措施,佔領運動不斷擴大,可能危及社會和政權穩定。總的看,就是當局社會管理理 念和手段沒有跟上訊息時代發展需要。

(作者均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博士後工作站、北大方正集團聯合培養博士後)



李小華  鄭小霞
【本文摘編自《當代世界》2012年3月版】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責任編輯︰董菁,趙艷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